百年风华,推道明竹编手艺,悟传者苦心,盼来者继承。文旅是城市发展的一条特色道路,而文旅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支即是非遗。
非遗故事流传在世界各地,在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有一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村子里的人世代从事竹编技艺,赵思进爷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幼时便自学竹编,从事这一行七十年,可以说生命与竹编缠绕在了一起,择一事,终一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热爱竹编这项技艺,从解放后便带着竹编行走中国各地,出国交流。言传身教,将竹编技艺传授四方。但仅此仍不够,他的愿景是将道明竹编传承下去,编制人间,手艺当流传。物是非遗,人更珍重。
而我来到崇州,是因道明的竹艺而去。本希望能遇到年轻一代的传承者,但可惜的是,寻觅无果。后三次到访,机缘巧合下遇到了赵思进爷爷,知晓了竹编所蕴涵的价值,需要后人去继承。媒体的宣传能推动竹编重现于世人面前,也能使得青少年重拾这段记忆、重拾这份技艺。这个视频短短不到三分钟,但我希望这三分钟后,观者心中能多一份凝视,是关于竹编手艺的,更是关于非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