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开幕,论道视听文艺创作新浪潮

2025-07-04 10:27

 2025年7月2日,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在京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广电局主办,以“视听潮涌 文艺生辉”为主题,设立1场开幕式暨高峰研讨、6场主题研讨,以及创作者之夜、网络视听艺术大会打卡等系列活动,着力推动网络视听艺术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和北京文化中心建设。





一、隆重启幕:聚焦网络视听艺术,引领行业新风向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军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分省广播电视局、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和各区、相关高等院校、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影视制作机构、行业协会及新闻媒体的代表出席大会开幕式。


      董耀鹏在致辞中指出,网络视听艺术激发着社会经济的活力、动力、潜力和未来的创造力。他指出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网络文艺应该展现新作为、新气象,站稳人民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并讲好中国故事;文艺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铸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根基贡献智慧和力量。

     

      胡邦胜强调,要提升优质内容供给与源源不断的优质文学的母本质量,为影视创作注入活力;要畅通从文学IP到影视、微短剧、游戏、动漫等多形态产品的产业链条,推动文学创作与网络视听的同步聚合、同频共振;要推动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文学IP“走出去”,助推中国网络视听成为蔚为大观的世界景象。


      于军表示,北京网络视听行业在管理部门、创作机构和播出平台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走向大众参与、精品引领的规范化发展之路。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未来将以更高站位、更深举措、更强担当打造北京大视听的文化品牌,大力推进网络视听融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网络视听文艺看北京的良好态势。


      大会开幕期间,“2025‘北京大视听’网络视听精品项目”片单重磅发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片单共集结80部精品力作,分为六大篇章,涵盖多种类型,展现出首都艺术创作的蓬勃气象。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重点网络视听文艺作品推介仪式,《马背摇篮》《信仰的足迹》等12部闪耀着思想与艺术光芒的精品力作在此集中推介。


       此外,“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评审主席团集体亮相,作品征集和初评情况提振行业信心;《2024北京微短剧研究报告》的发布,从行业研究角度深度解读北京市微短剧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快手星芒短剧AIGC发布仪式,推动新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二、高峰研讨:汇聚各方精英,多维度深入交流




       在高峰研讨环节,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刘岚,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作家、编剧、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腾讯在线视频联席总裁兼首席内容官王娟,微博COO、新浪移动CEO、微博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巍,快手科技联合创始人银鑫,作家马伯庸,中国内地青年女演员李兰迪,虎鲸文娱集团优酷副总裁、总编辑张丽娜,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等嘉宾共话前沿洞见,凝聚业界共识,赋能网络视听艺术新篇章。



      王杰群发表了题为《星河璀璨处,视听正芳华》的主旨演讲,介绍北京评优评奖硕果累累、领跑全国,爆款作品破圈传播、引领风尚,优质服务激活动能、扶优扶强。她系统阐述新时代网络视听艺术创作的四个着力点:一是要坚守文化使命,胸怀“国之大者”;二是要抒人民之心声,奏时代之凯歌;三是要承先贤之智慧,开当代之气象;四是要越传统之藩篱,开融合之新局,持续释放赋能千行百业的乘数效应。


      孟景伟表示,新时代赋予网络视听产业无限的发展机遇,北京城市副中心正致力于打造“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拎包入驻、无忧创作”的服务保障,以开放姿态和创新举措,与各方朋友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打响“运河视听”文化品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刘岚在演讲中分享了北京舞蹈学院推动网络视听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的经验:一是打造新媒体矩阵,立体式传播舞蹈艺术之美;二是与主流媒体强强联合,促进舞蹈文化广泛传播;三是积极深化跨界融合,加快数智时代教育转型和提升。王娟表示,随着观众耐心锐减,平庸的内容正在加速失效,我们必须秉持对精品内容的确定性输出,坚持专业精神,沉淀更多有影响力和艺术高度的“硬通货”,敢于啃硬骨头。我们坚信,只有直抵内心的内容,才是可以对抗浮躁、长久沉淀的价值。李兰迪表示,作为表演工作者,要在接下来的演艺工作中对自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讲好故事、传递正能量,为观众带来更多更优质的作品。


     技术赋能,网络视听艺术焕发新活力。王巍带来主题演讲《视频大模型的发展与应用》,围绕视频大模型的发展与应用,介绍了视频理解、视频生成和当下面临的挑战。银鑫结合快手的实践分享了新大众文艺的思考,介绍了可灵AI从全民创想与匠心独运共振、传统美学与潮流时尚相生、虚拟想象与现实温度平衡等方面,探索推动网络视听行业向“全民共创”时代跨越。


     微短剧提质升级,成为文艺新形态。马未都在《跟着微短剧学文物》演讲中强调,微短剧不应仅是传达娱乐,更应通过这一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民族历史成就。乐力认为,初探精品短剧,应该符合真善美的选题,保留短剧节奏快、周期短的特点,在可控成本内做好视听语言的创新与升级。


     深耕精品,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龚宇发表了《共筑视听新生态,共启繁荣新未来》主题演讲,他认为思想性、大众性、精品化是保持行业生命力的关键。张丽娜介绍了虎鲸文娱集团聚集精品内容与创新,追求长期价值的经验。马伯庸认为,内容创作者需要重视历史的“当下性”,要找到古与今共鸣点,打通线上线下内容和现实通道。


一键登录
邮箱登录
该邮箱未注册
手机登录
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