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Ultra”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
4月19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这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既是一场百姓津津乐道的“体育+科技”竞技比赛,也是一个人形机器人产品技术的检验场:18个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展示了核心技术的巨大进步,也暴露了不少产品性能短板,为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展现三大技术发展亮点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集结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河南等地的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携18款人形机器人“运动员”同场竞技,最终6支机器人队伍完赛,实现了30%完赛率。在比赛过程中,人形机器人“运动员”集中展现了在运动控制、能源续航、零部件和整机性能的技术亮点。
一是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双足运动能力实现从实验室到户外场景的跨越。本次赛事首次在21公里公开道路赛道中设置平地与坡道,最大坡度≤9°,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提出严苛考验。目前基于强化学习的运动控制算法技术支撑机器人实现全身协同控制,参赛机器人在动态平衡、环境感知与运动规划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在长距离奔跑中应对陡坡、石板路等复杂地形和观众干扰等突发状况能力显著增强。如,国地共建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天工Ultra”搭载的“慧思开物”实时感知环境,实现了动态步态调整与关节力矩的精准控制。乐聚夸父机器人结合模型预测控制和模仿学习的算法,提升运动效率、稳定性与地形适应能力。
卓益得行者二号人形机器人
二是能源续航和轻量化设计取得突破,人形机器人在应用场景的连续作业能力大幅提升。传统人形机器人受限于电池能量密度,续航普遍不足2小时。近年来,高倍率放电电池技术补齐这一技术短板。如,宇树G1采用宁德时代定制化锂聚合物电池,支持2小时连续运动。灵宝CASBOT SE单块电池容量达1.2kWh,实现4小时续航。“行者二号”以单电池支撑6小时续航,充一次电可以跑30公里以上,是参赛者中唯一没有在比赛中途更换电池的机器人。轻量化设计通过降低自重减少能耗,提升运动灵活性。半醒机器人队“精灵”机器人体重 32kg,腿部采用低转动惯量设计,减少硬件负担。“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