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5日在京举办的CCBN2025,以“广电视听更美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全面展现广电视听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全面展示科技赋能广电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其中,聚焦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发展成为展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其中,聚焦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发展成为展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
什么是超高清?
用白话讲,那就是电视的色彩画质更细腻、更清晰;内容生态更丰富;智能化体验更便捷,更加个性化;视觉冲击力更强……总之,超高清将带给电视观众更为惊艳的视听体验。
比如,超高清高分辨率高达3840*2160,像素数是高清的四倍。对创作者而言,将会让视频的构图和细节的处理更具自由度,能够更精细地刻画纹理、图案、场景的细节,增强视觉的沉浸感;另外,高帧率达到50P,让创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快速摇移镜头,捕捉复杂的运动,展现更有动感的视觉效果。
而对于观众而言,超高清不仅是分辨率的提升,同时还具有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宽色域、高量化精度等技术特性,可以从视频的像素数量、动态流畅度、明暗层次、色彩的丰富度以及色彩和亮度的平滑度等五个维度综合提升画面的细腻度,全面提升视觉体验。
再如,超高清高动态范围为105:1,已经接近人眼感知自然界明暗变化的极限,将赋予创作者在光影刻画和氛围渲染时更大的创作自由度,让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而宽色域技术,基本涵盖了自然界所能呈现的颜色,让观众主观体验和高强度动态范围技术组合应用,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色彩表达手段,无论是绿草繁花还是璀璨星空,都能生动还原。
还有高量化精度决定了每个像素所能呈现的颜色亮度级别和颜色数量,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加精细的色彩控制能力,减少色阶断层、色阶过渡不均匀等现象,提升作品的整体品质。
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高清发展不仅被纳入国家“两重”“两新”支持范围,同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过实施“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全领域全链条推动超高清发展,从而让人民群众更早享受到超高清带来的视听体验。
(二)
超高清何以带给广电视听行业如此重要的发展机遇?
作为科技创新的代表,超高清建设不仅是广电视听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在2025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明确将“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内容生产、节目播出、网络传输、终端呈现等各环节超高清升级,确保大屏小屏用户获得真正的超高清体验”,作为10项重点工作之一而摆在重要日程,超高清建设的重要性和引领性可见一斑。
从微观视角来看,超高清带给观众的是“细节见真实”的视听体验;而从宏观视角来讲,超高清的正式应用,将通过技术升级、消费升级、行业转型和政策支持等举措,带给全行业技术性变革,其正式应用所呈现出来的前景将是颠覆性的。
应当讲,超高清是贯穿广电视听端到端的全链技术体系,更是带动广电视听上下游的大型技术产业,包括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对满足人民美好视听生活需要、驱动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扩大内需、促进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超高清将是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支点,也是推动传统广电媒体呈现方式全面跃升的重要基石。
按照广电总局超高清发展规划布局,2025年,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广东、深圳等8省市卫视超高清频道将陆续开播。
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我国超高清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需要指出的是,超高清并不仅仅带给广电视听领域的变革,还有更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得以借助超高清的发展实现变革,从娱乐产业到通讯领域,再到医疗和监控与安全领域,超高清技术将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三)
超高清建设何以得到如此快速发展?
超高清有着强大的联动属性,既有引领性又有着强大的牵引性,对此,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给予大力扶持,全力推动超高清端对端全产业链条建设。
早在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中央广电总台就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通知,对推动超高清建设作出重要部署。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超高清制播能力建设”列入其中,2022年《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细化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2024年,《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将“实施高清超高清设备更新提升行动”作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正是2024年,超高清发展被列入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2024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分别和北京、上海、广东签署“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加强政策指导、项目牵引,以点带面、重点突破。2025年,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明确了超高清作为新型消费标志性领域的重要性,并从财政支持、金融支撑的角度加强保障。
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贯通升级,先后出台了《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2024-2026年)》《北京市关于支持超高清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设立全国首支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使用7亿元市财政资金和1亿元超长期国债,带动近50亿社会投资,产生近300亿经济效益。
广东省编制《广东省发展超高清视频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加快建设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广东超高清视频上下游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建成3个以上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建设100个以上超高清视频应用示范项目。上海印发《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到2026年,实现3个以上频道采取4K超高清方式播出,有线电视网络具备传输20套超高清电视频道的能力;到2030年,通过创新应用引领,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另外,广电总局等部门积极推动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由中国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视频与音频领域超高清标准“双Vivid”,被誉为中国超高清领域发展最快的标准体系。
其中,音频维度(Audio Vivid),作为全球首个基于AI技术的音频编解码标准,为广电用户带来革命性的音频体验。以往传统音频技术,声音定位感差,用户仿佛置身于平面声音场景中。而Audio Vivid 采用对象音频技术,能够精准定位每一个声音元素,比如在播放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时,观众不仅能清晰地听到球员们的呼喊声、球鞋与草地的摩擦声,还能通过环绕音效,感受到观众席上不同区域的欢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营造出逼真的现场氛围,让用户仿若身临其境。
视频维度(HDR Vivid),视频标准极大地提升了画面质量。传统视频在色彩还原度和对比度上存在局限,画面细节在明暗交界处容易丢失。HDR Vivid 技术通过扩展色域,使得画面色彩更加鲜艳、生动。以自然风光类节目为例,湛蓝的天空、翠绿的草地、五彩斑斓的花朵,每一种颜色都能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用户眼前。同时,HDR Vivid 高动态范围提升了画面的对比度,亮部更亮,暗部更暗,在播放夜晚星空的节目时,璀璨的星星与深邃的夜空形成鲜明对比,星空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清晰可见,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在正在举行的CCBN2025上,将举行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开播仪式,不仅代表着全国首家省级卫视4K超高清落地,更代表着广电总局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示范工程的首个落地项目,对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