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论坛观点|加快全媒体视听人才培养:条件与路径

2023-04-07 10:18

【编者按】日前,由广电总局人事司主办,广电总局研修学院等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网络视听人才发展论坛在蓉举办。论坛上,多位嘉宾围绕新人才引领驱动新视听主题,针对全媒体视听新人才培养教育的路径、实践探索、改革创新、需求激励扶持等作精彩演讲。现将诸位嘉宾演讲摘编发布。

图片
图片

加快全媒体视听人才培养:条件与路径


胡正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图片


图片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这个论坛。成就万事,其实全要靠人,网络视听大会第一次举办人事方面和人才培养的论坛,我觉得意义极为重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当前整个行业和事业包括人才队伍建设,都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关键期正考量着我们的人才储备是否足以支撑未来事业发展的要求。我今天分三点与大家交流。

图片

一、全媒体传播人才

今天我没有用“网络视听人才”这个概念,而是“全媒体传播人才”“全媒体视听人才”,这可能更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人才提出明确要求。在报告第五部分,谈到科教兴国战略时大量提及人才资源、人才战略。而在第八部分,专门强调“全媒体传播体系”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没有任何地方出现“广播电视”,也没有出现“媒体融合”,直接出现的有关媒体的概念就是这个“全媒体”。这启发我们,对于我国主流媒体来说,未来五年建设的重点就是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这是一个核心目标,也是要完成的未来任务。建设这个全媒体传播体系,最重要的是全媒体传播人才在第八个部分第(四)节里有一段话,“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则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讲得非常清晰。

图片

二、全媒体视听人才类别与层次

从整个视听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广电与现在我们所说的互联网,实际上越来越趋于融合和统一。它们所需的人才的规格,正如刚才桂司长所言,一定是一个标准一个要求。根据我在高校三十年、在媒体一线做过四年总编的经验,我认为现在一定要分清全媒体视听人才的类别与层次,这样才能知道哪个是短板、哪个是要着力培养的人才。

先来看整个广电行业和网络视听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决定了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行业趋势而言,平台的进化越来越从单一的屏幕走向多屏、跨屏。现在更多的是跨屏,无屏阶段尚未完全到来。从去年的元宇宙热,到最近ChatGPT风靡,无屏阶段最近正在加速度提升。这些趋势对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能力要求和职业标准。我们发现,整个全媒体视听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应该特别需要的是跨屏人才和无屏人才

我经常反思,咱们广电也好、网络视听也好,有没有为跨屏和无屏做好准备,特别是人才准备。比如,视听转播,以前我们做转播就是线性播出即可,现在就不可行了。因此要培养的转播人才不能是过去的培养办法。未来的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一定是从事业发展、行业进步、介质迭代等众多方面来看。

图片


图片

按照中央要求,媒体融合要求主流媒体打造自主可控的自有平台,这才是最核心的任务。这个自有平台上传统新闻人才,特别采编人才不少了,而基于融媒体做政务、服务、商务的人才奇缺无比,他们才是适应新型主流媒体发展需要的全媒体人才。全媒体传播体系是由内容、技术、管理三个层次构成的,这个体系以内容为根本,做好内容所需要的远远不只是新闻人才,一定要有政务、服务和商务人才;以技术为支撑,它远远不只是广电技术,一定有互联网技术,有持续不断更新的互联网技术,这对人才都提出了新要求;以创新管理为保障,既要有公益服务人才,还要有大量经营人才。

图片


全媒体人才如果从层次上划分,以下三个层次人才都特别稀缺。第一个层次是顶层,一般是指台长、总编辑或者融媒体中心主任等,这一层尤其需要互联网思维、媒体融合思维和全媒体决策能力。如果在台长、总编这个层面吃不透“融合”,决策出来的全媒体一定是有短板的。第二层是中层,一般是中心或部门主任,他们要吃透决策层思路,能够配置各方资源,连通上下、打通资源。中层管理者是非常关键的落地执行人才。最后一层是基层,即一线记者、编辑、技术、运营等组成的业务层。一线人才最需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但我们现在反而倒过来了,很多媒体要求一线人员十八般武艺全都会,真实情况是一个什么都好的人几乎不存在,也许GPT 10发布时,样样精通的“基层人员”才会有;因此,现实是一线人员应该按照工作和服务平台的不同而各自专攻一个或者几个领域,真正成为专门、专业的专家型人才。全媒型人才更多的是指决策层,而专家型人才更多的是指业务层。

图片


图片

全媒体人才至少包括四个类型。第一个是决策统筹类人才,基本能力模型至少包括互联网思维、信息汇集与研判、资源汇聚与配置、要素归集与调度等。第二个是创意创造类人才,这类人才十分稀缺,关键核心构成是创意策划全媒体IP,研发全媒体内容与服务,策划相关全媒体业态的产品与服务链等能力。实践中我们并不缺IP,缺的是把IP系列化。

图片

第三个是生产制作类人才,他们是全媒体发展的核心人才,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容人才与技术人才。当下这类人才必备的能力要求已不是简单扛起摄像机、录像机录一录了,而是基于4K/8K、3D、AR/VR/MR、直播、短视频、中长视频等的比特级的呈现,这意味着他们要拥有将二维空间的线性表达转化为三维空间构思创作的叙事能力,掌握视听、全感、互动等多信道语言高维叙事,实现用户沉浸式交互的智能化感知与认知,实现真实现实与虚拟现实的全息联通等等。这些对一线人员来说无疑是升维迭代,压力是非常大的。

图片

现在最缺的是第四类人才,就是经理人,即运营维护类人才。项目经理是干什么的呢?要有强烈的用户思维与平台思维、基于大数据的用户洞察,要能够打造IP价值、成本控制与效益优化、业态分布与统筹,要创新产业链要素构成、跨界营销与运维、实现全价值链布局等。这些都是对项目经理能力结构的要求。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支撑全媒体发展的人才,做不成有效的产品链、打不通有效的供应链、创造不出来有效的价值链,那么所有有效的资源都不可能发挥更长的效应,也不可能产出更大的价值。在传统广电领域,我们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却一次性生产与传播,而以上所言的产品链、供应链、价值链都没有做出来。这类人才一直是我们的短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