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做丝路文化及考古纪录片的“新物种”,芒果TV《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如何破局?

2022-04-27 09:46

来源:广电独家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把镜头转向了人,从关注历史性意义,转向了现实性价值。
图片

楼兰古尸“小河公主”的身上,藏着中西文明交融的怎样秘密?边塞诗人岑参“送武判官归京”的北庭都护府,如今究竟在哪里?疆域曾直抵咸海的唐帝国,又如何通过烽燧制度掌控辽阔的西域?

 

这些穿越千年的历史之问,在丝绸之路上都能找到答案。毫无疑问,驼铃万里的丝绸之路对中国乃至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回望丝路,既有对中华鼎盛文化的深情凝眸,也有多元文明交融碰撞的好奇窥探。克孜尔千佛洞、小河墓地、北庭故城……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些考古遗迹早已被世人所熟知,但遗迹背后的文物工作者,却仿佛处在“失语”状态。填补这一空白的,是由芒果TV自制的《与丝路打交道的人》。

 

作为一档关于丝路文化、考古相关新时代工作者的视觉人物纪录片,该片于今日起每周三10点在芒果TV独播,共10集。该片将聚焦在丝路沿线相关地区不同岗位上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化传播工作者,以“田野考古、守护、传承、研究、传播”为主题,刻画真实且丰满的人物形象。


图片

 

21世纪以来,经过传统文化的回潮,考古或文物类纪录片蔚为大观,涌现出大量经典作品。但《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依旧是难得的“新物种”——

 

它是年轻化的,跳出了科教片、专题片的厚重制作传统,以网感化的年轻表达及漫画为叙事介入的使用,创新了影像风格,让纪录片回归到视听本位,趣味与信息含量并存。

 

它是强叙事的,从猎奇、科普、探秘的考古叙说转向了真实可感的人物描摹。挖掘生活状态下鲜活有趣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化传播者,这才是它的“主角”。

 

它还是国际化的,以精美画面呈现极具特色的丝路盛景、民族音乐的奇妙混搭、升格镜头的巧妙运用等,都让纪录片有动人、鲜明、有趣的影像格调。通过极具审美质感的影片,观众更深切地感受到贯穿古今、融汇东西的连结,让全球观众体会丝路文化之美。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开播后,今日,#四千年前的美女有多美# #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开播# 等节目多个话题引发全网热议。截止发稿前,全端热搜超20次,最高登微博热搜TOP1。


图片

 

▍从文物转向人物,人成为“丝路”价值承载点

 

丝路文化及考古纪录片并不是“新物种”,它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新文化考古纪录电影,至今已衍生出众多“亚型”。但毫无疑问,穿越千年的神奇文物、开启墓葬的惊险历程、窥探古人的日常生活,是考古纪录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创作主流。


图片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则把镜头转向了人,从关注历史性意义,转向了现实性价值。从人的价值基点出发,它实现了多个维度的创新:

 

第一,聚焦在丝路沿线相关地区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化传播工作者。如前文所说,以考古人物为母题的纪录片是“少数派”,不仅总量偏少、覆盖面有限,更以聚焦对中国考古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力的学术巨擘为特点。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的“主角”是撑起中国考古事业的中坚力量所在——他们不一定是名震四海的“大家”,而是勤恳辛劳、奋战在不同岗位上的中流砥柱。有温度、有态度、有力度地记录“中坚”们鲜为人知的奋斗故事,是《与丝路打交道人》的创作初衷。

 

跟随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关于理想、信念、情怀的价值叙事。如发掘出千年女尸“小河公主”的楼兰考古“活化石”伊弟利斯,年近70岁依然奔走在沙漠之上,探寻隐藏在黄沙之下的未解之谜;平原长大的韩建华,为了抢救性发掘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忍着高原反应一呆就是3年多;还有致力于发掘唐代烽燧遗址的胡兴军,无时无刻都要与蚊虫、缺水、没有通讯信号等困难作斗争。


图片

 

第二,跳出了以往千篇一律的人物访谈模式,把人物形象放置在极具生活化的场景中描摹,力图还原考古人的七情六欲。

 

该片既描述他们的工作日常,更记录他们的生活瞬间,考古人在片中摆脱了高高在上的专家形象,而变成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极大地消弭了表现主体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每一名考古人,都能在纪录片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显著标签。如发掘北庭故城的考古学家郭物,既是喜欢戴鸭舌帽的三轮摩托车旗手,也是随时吟一首岑参作品的唐诗死忠粉。

 

片中,郭物的出场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古筝奏响,坑坑洼洼的土路绵延到天边,中年男子骑着三轮摩托逶迤而来。没有一丝老学究的气质,郭物就好像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学者,鲜活、生动、接地气。中秋月圆,山高水长,郭物和同事们坚守大漠,难免思乡。这时,盛唐边塞诗正好是考古人的内心写照,吟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郭物仿佛与千年前的岑参达到心灵共振。


图片

 

第三,《与丝路打交道的人》还实现了对考古文博大门类下,各工种的全景式扫描。

 

覆盖守护、田野考古、研究、传承、传播等多个主题,纪录片挖掘每个主题下5~6位新时代文化工作者鲜为人知的奋斗故事。每一组人物讲述一个主题,无疑极大丰富了叙事角度的多样性,展现了与丝路文化、考古相关新时代工作者的动人风貌。

 

纪录片前两集聚焦“田野考古”,并细分到了文物修复、考古发掘、薪火传承等多个类别。如胡兴军在荒漠无人区坚守十年,在国内首次揭开了一座唐代烽燧的全貌,超乎寻常的毅力是胡兴军的特质;从事纸质文书保护修复的余腾飞,则是擅长“绣花活”的90后,每天穿白大褂修复唐代文书,是他的工作日常,他和段朝玮、丹妮娅·巴合提等同事们,已经共同完成了近百件文书的修复;马强则每年都迎来不同的实习生,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像火种一般从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出发,播撒到全国。


图片

图片

 

纪实与写意并存,以“故事化”开辟叙事新风格

 

毫无疑问,纪录片的基石是以真人真事为创作对象,但纪录片创作并不排斥故事化叙事手段。近年来,借鉴故事化叙事手段去建构纪录片叙事链,展现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考古或丝路文化故事,已经成为此类纪录片的“标配”。

 

但《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更向前迈进一步,从“故事化”开辟叙事新风格的基点出发,它在叙事手段、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风格。

 

首先,是从全知视角向多元化视角转变。

 

以往的丝路文化及考古纪录片,通过与“上帝视角”类似的全知视角,更方便创作者引导观众进入故事节奏,但《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在前两集中就转换了多种叙事视角,无论是伊弟利斯的自我对话、郭物的非正式访谈、韩建华的实时跟拍等,都极大丰富了纪录片的叙事切入方式。


图片

 

伊弟利斯的自我对话采取了分屏的方式,让人物分坐在屏幕的左右两边,构筑了奇妙的对话场域——右边的伊第利斯,好似心理学上的“自我”,对年近七旬的人生做冷静回顾;左边的伊弟利斯换上另一套服装,以“超我”的态度讲述从事考古发掘的心路历程。这样的对话深入剖析了资深考古工作者跨越时空与岁月的内心世界,增强了叙事的厚度与温度。

 

郭物的非正式访谈与韩建华的实时跟拍也展示出《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的创作巧思。如记者与郭物在早上的土路上相遇,非正式访谈好似邻里家常,北庭故城的历史得以娓娓道来,也消解了录音棚访谈的距离感。韩建华的实时跟拍则增强了叙事的客观性,摇晃的跟拍镜头让观众身临其境,让纪录片有了现场观摩的“直播”感。


图片

 

其次,是叙事手段的不拘一格。

 

尽管每组人物只有10分钟左右的时长,但《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并没有平铺直述,而是采用了倒叙、插叙、直叙等多种叙事手段,同时采用漫画叙事的介入,力图体现叙事的新鲜感,增强可看性。

 

丝路考古,必然无法绕开有“中国西北考古第一人”之称的黄文弼。或囿于影像资料有限,《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在开篇用长漫这一新颖的方式展现深藏血脉的文化基因,古时便绽放文明微光,而倒叙、插叙、直叙多种叙事手段的运用,也让故事脉络跌宕起伏,叙事性得到显著强化。

 

比如,在讲述余腾飞、段朝玮、丹妮娅·巴合提三人进行文物修复时,片中就以巴音郭楞自治州博物馆的馆藏文化出发,再倒叙切入文物修复工作,最后以直叙铺开人物成长。

 

最后,是纪实与写意的并存。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并没有放过丝路——这一极具诗情画意的地理载体,以及曾在这片土地上绽放万丈光芒的传统文化。

 

纪录片里,既有对田野考古条件艰苦的真实呈现,也有古今对照、连通千年的精神共振。漫天星辰下,考古工作者吟起了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观众仿佛看到了唐代烽燧再度燃起狼烟,盛世王朝的气象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