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抖音、快手迅速走红,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在短视频用户中渗透率高达54.25%,这使得「短视频」已成为行业乃至社会的热词。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互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居民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信息交流效率得到提升。
在这个背景下,短视频的迅速发展令其势不可挡,目前,它不仅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最快的产品,也是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应用类型。
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据了解,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7.25亿,占整体网民的87.5%。其中,短视频发展迅速,用户规模6.48亿,网民使用率为78.2%,使用时长占总上网时长的11.4%,超过综合视频的使用时长占比8.3%。
视频内容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整个网络视频内容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1871.3亿元,同比增长52.8%。其中短视频市场增速最快,同比增长744.7%,达到467.1亿元;综合视频市场规模达888亿元,同比增长21.8%;网络直播市场规模为516.2亿元,同比增长17.2%。
《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短视频对新增网民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新增网民对网络视听应用的使用率中,短视频使用率高达53.2%,高于综合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乐。2018年,中国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达5.69小时,较2017年净增62.9分钟,短视频的时长增长贡献了整体时长增量的33.1%,超越即时通讯排在首位。
短视频的忠实用户主要为90后、00后及学生群体,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而忠实用户则在五线城市占比较高。与此同时,高收入、高学历群体对短视频的使用率增长迅速,并在中老年群体中加速渗透。短视频在推动知识普惠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政务和媒体信息传播的新平台。
短视频的迅速兴起和发展,首先在于它的传播方式极大地适应了当代人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同时,短视频制作的低门槛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其中,许多观看者同时也是制作者,这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此外,短视频较强的社交属性为它带来了更多的热度,制作者、观看者之间可以实时互动,从而增加了话题性和用户黏性。
可以说,短视频代表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表达。它通过信息、广告、粉丝打赏、付费等方式实现多维度变现,已经形成独立的生态体系。同时,短视频的高流量、高承载、内容丰富等特点使得它的行业及社会影响力不可小觑。
六个核心发现:
一是网络视频站首位。随着5G的普及,网络视听行业将再次迎来突破性发展。
二是「小屏」统天下。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间明显增加,短视频贡献最多。
三是世界是「短」的。短视频发展势头迅猛,颠覆了视听传播的总体格局。
四是精炼为潮流。短视频将催生新的传播平台、新的节目形态与用户消费习惯,短小精悍成为行业特色。
五是付费为主流。网络视频付费成主流,头部平台内容付费超过广告成为营收主要来源,优质内容成为制胜的关键。
六是八面来风。网络视听形式更加多样化,互动剧、vlog等多元化发展,成为新动力。
新技术5G+4K
对于短视频生产、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在前面介绍了短视频的一些发展现状,足以让我们看到短视频在不久的未来前景光明。那么,当我们将5G、4K和短视频结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过去,从1G到4G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未来,5G的普及将给用户带来更极致的超高清体验。
超高清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是人工智能、5G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的产物,它们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人类智能数字化社会的进步。
(一)5G与4K的定义
1、什么是5G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5G,是4G系统后的延伸。美国时间2018年6月13日,圣地亚哥3GPP会议订下第一个国际5G标准。
从应用上说,5G的本质不外乎数据传输。随着面向大量用户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业务的快速增长,如何有效地分发大流量的业务内容,并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时延,成为网络运营商所需解决的重要事项。
新的5G技术可以颠覆我们的生活。5G的网络传输速度比4G快10-100倍,网络时延从4G的50毫秒缩短到1毫秒,能够满足1000亿量级的网络连接。5G将会加速互联的进程,我们曾经用3G下载电影大概要花26小时,4G的话需要等6分钟,用5G你可能只需要3.5秒。
5G不只是下载速度快,这是一个将改变所有游戏规则的技术。5G可以让城市里的所有东西互相交流,医生可以在世界的另一端为病人做手术,你的视频永远不会缓冲,你的电话永远不会挂机,这将会是非常期待的新世界。
2、什么是4K
4K是一种超高清的分辨率标准,具体来说,4K分辨率即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它是2K投影机和高清电视分辨率的4倍,属于超高清分辨率。
在此分辨率下,观众将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影院如果采用4K技术,无论在影院的哪个位置,观众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影片色彩鲜艳、图像清晰锐丽,再配合超真实音效,这种感觉真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享受。
一张图比较不同分辨率VCD简直连个零头都不算
我们类比一下:
VCD:记录一个人的素描轮廓,信息量很小;
DVD:把素描变成一张照片,记录每个细节,看到每个表情,信息量是VCD的4倍;
720P:把DVD细节再放大4倍,能看到每根毛发,信息量是VCD的16倍;
2K:在720P基础上将细节再放大4倍,能看到每个毛孔,信息量是VCD的64倍;
4K:在2K基础上将细节再放大4倍,能看到每根血管,信息量是VCD的256倍;
8K:在4K基础上将细节再放大4倍,能看到每根血管里的细胞,信息量是VCD的1024倍。
所以,视频媒体的表现力越高,需要的分辨率就越高,需要记录的信息量越大,需要传输的工具就更快。5G的重点则是突破传输瓶颈,把「小推车运送货物」变成「大卡车运送货物」。
(二)5G对于短视频的价值
短视频很可能是最先从5G获益的行业。5G的优势是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将使得短视频曾经的瓶颈——流量、速度、成本等都将不复存在。预测表明:到2022年视频流量会实现翻倍,视频将占所有IP流量的82%。
用户最为关注的5G带来的益处包括:
a. 通话不中断;
b. 可穿戴设备连接性更好更快;
c. 视频流更加流畅;
d. 视频内容更加清晰;
e. 数据传输更快。
当整个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常态化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诉求,就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建立工业化标准、协调资源整合、创新理念思维等就显得重要。
今天的视频平台正在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比如行业性普遍亏损,商业模式相对简单,尤其是内容生产环节的数字化、工业化程度还有待完善。
5G时代将给视频内容的发展带来高带宽、低时延、移动性和时效性的特点,能够让创意人员在内容创新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5G时代的到来,也会释放非常强劲的人口红利。除了1亿多的低龄人群市场外,未来还能通过新技术的发展让更多人通过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网民。银发人群也将是我们的潜在受众,还有乡村人群,都是我们未来的人口红利。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时间红利。一二线城市的生活压力和工作节奏加快,让更多的人成为了晚睡人群,据测算,一线城市约90%以上的晚睡人群会成为观看视频的主力。
简而言之,5G对传媒方面将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1、5G时代万物智能互联。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2、5G时代生活方式变了,传播对象的需求和要求变了。
3、5G时代传播内容和形式变了。全景VR、8K影视、3D内容及AR影视及娱乐等都将得到发展。
(三)4K如何影响视听行业
我们有理由设想,未来的智能电视很有可能成为家庭物联网的中枢,相比智能路由器、智能音箱、智能机器人管家,拥有大显示界面的智能电视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超高清视频内容生产领域还需要解决成本问题。现在4K视频的制作成本几乎是普通高清的4倍,同时5G时代4K视频也会产生很大的带宽消耗,需要新技术的形成来降低内容传输成本。
面对成本控制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素材云,这个云是对外开放的,人们可以在上面传送素材,然后进行购买交易。
技术发展对企业的快速迭代也提出了挑战。5G的快速发展对企业最大的挑战还是自我的改造。
互联网流量发展到现在逐渐分流到几个头部平台,在5G时代,流量的高度集中也对内容的创作提出了考验。5G和4K提供了很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需要做内容的人赋予它灵魂。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如何赋予内容有趣的灵魂同样是挑战。
短视频怎样融合
5G及4K新技术
新兴技术与内容创作的关联,让未来的走向似乎有些雾里看花。对于新的发展应该是创新技术与创新内容的紧密结合体。这个机会将会被某个资深巨头全盘通吃,还是由一个贯通的生态链来共享,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5G、4K来临,将呈现更多视频行业生态
5G、4K等「黑科技」或许可以带来视频行业下一个增长点。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对未来超高清的理解,就是身临其境的逼真体验。用户对于身临其境的体验不仅是期待的,也是愿意去付费的,这其中还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不过目前我们在超高清内容生产方面与海外的差距是非常大的。相比海外已经有200多个超高清电视频道,中国的4K超高清内容的生产非常不足,国内超过60%的PGC公司一年的4K内容生产在30小时之下。
5G技术的大带宽、低延时、多连接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视频内容形态。例如4K的高清视频观赏、8K的环绕VR内容,以及电影和游戏的互动混合等,这些从实验室产品变成现实已经指日可待。现在方兴未艾的互动影视剧概念,在这样的剧集中,观众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在5G背景下,内容的生产模式、表现形态都将会有更大空间,视听平台就需要主动提升自我能力。
技术革新的最后一定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随着5G、4K超高清等新技术的普及,视听体验的限制也会逐渐减弱。
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当前的几点趋势和方向:
1、「视频流」将成为主要的信息表达方式,视频与直播无处不在,无人不播。
2、视频内容向4K、8K高清化方向演变,让用户感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3、「大屏时代」或将重新开启。
4、沉浸式媒体与娱乐应用爆发。5G+VR/AR技术将通过虚拟物品、虚拟人物、增强情境信息等方式给人们带来连接媒体的全新体验。
5、互动视频将迎来最好的时代。
(二)以技术趋势布局有质感有优势的内容
5G技术的发展,或许不会改变视频平台赛道的格局,但一定会让各家更有力地扩大优势。目前,国内的视频网站技术团队都在积极研发,同时也在积极地和平台的内容创新很好地结合。
以网剧为例,在2018年整个行业上线的网剧是218部,其中超级网剧数量达到了63部,有96%的网剧是付费观看的,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
不要小看这个增长,我们从中可以注意到,内容在基于技术的革新上正在改善。过去的很多内容创作基本要凭借导演、编剧的个体设计,一帧一帧地做画面,很多表达需要有特定效果来支撑,但是技术达不到,设想就无法表现。
未来的5G时代,将会布局更多有质感、有优势的内容,通过新技术表现出来,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预期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会深度促进媒体融合,现在这些情形都已经呈现出来。
1、2018年4月,美国第一大有线电视和家庭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康卡斯特宣布,确认以307亿美元成功收购欧洲最大付费电视集团天空广播公司。
2、2018年5月,沃达丰已经同意支付184亿欧元(218亿美元)收购Liberty Global在德国、捷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有线电视业务。
3、2018年6月16日,在被AT&T以850亿美元收购完成后,时代华纳将改名为华纳传媒。
4、2018年12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华为公司在北京共同签署合作建设5G新媒体平台框架协议。
(三)短视频基于新技术支持的发展空间
5G的到来,让内容公司看到了新的市场空间。互联网来了,带来了网生内容。移动互联网来了,带来了更多便捷。5G来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这是内容公司会去关注的要点。可以设想,5G的到来将让短视频内容制作「更快、更精、更便宜」。
「更快」指流量的速度快,5G要比4G快10——100倍,这种传输的速度之快,能使我们过去想做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得以实现。比如一部科幻电影的特效制作,它的云储存和制作如果是在5G的环境当中,其特效可以在两个月内完成,而不是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超强的速度和储存容量,会给制作带来相当大的帮助。
「更精」是指随着5G时代的到来,4K将快速普及,8K也将会进入更广泛的视野。从4K到8K品质的转变,我们的玩法和体验就更不一样了。
基于5G超高带宽与4K、8K、VR等超高清视频结合,将全面升级视频内容采集、制作、播放水平,「沉浸式」体验也将成为未来网络视听行业的消费主流。所谓「沉浸」就是让人专注在当前的目标情境下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情境。
(沉浸式设计是利用人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营造氛围让参与者享受某种状态。)
而「更便宜」则是5G到来之后使流速提升了,会给予应用者非常超值的运用体验。视频传输如果跟文字传输一样便宜的时候,那么相当多的网络应用可以共生共荣,平台的丰富多样将促使内容更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5G与4K也将带动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
1、虚拟现实(VR):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
2、增强现实(AR):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3、混合现实(MR):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
4、全息投影(FHD):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
5、增强虚拟(AV):将物理世界的信息叠加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仿真的世界中。
1号结语
结合全球娱乐行业发展规律,中国文娱行业会有8-10年高速增长期。根据市场第三方数据预测,中国文娱行业5年后增速会达到25%,行业规模会达到2.7万亿。可见,以网络视听为主导的线上娱乐行业将会发展增速迅猛。
近日,工信部、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部门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我们视频内容的消费、电视机生产占到了全球一半。所以,我们在超高清视频内容方面潜力非常大,我们需要积极部署IP化、云化、AI等技术,加快4K超高清、VR等内容的生产,积极引领超高清内容行业发展。
原创: 李媛 传媒1号